我们应当怎样看待大学生活
美国学者Ken Bain经过数年观察和研究,写出一本名为《最优秀大学生都在做什么》的书。书中特别指出那些对所学充满热情和兴趣的主动学习者,即便不在名校,日后也能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优秀毕业生。
Bain认为,大学生中有三类人:第一,浅表学习者,对自己的要求只限于通过考试;第二,追求高分者,只想着获取高分,而未必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;第三,深入学习者,对所学充满兴趣和热情,他们在毕业时,带着扎实而丰富的教育背景,自信地走向社会。
下面选取Bain在书中列举生活中的一些实例,尽管对象各不相同,但他们成功的共性值得关注。
▲学习不是仅为争取一串“A”
知名天体物理学家泰森(Neil deGrasse Tyson)在回忆大学生活时说:“我首先被所学科目的内容深深打动,它的神奇、有趣和不可思议。我并没有把拿最高分作为自己学习的目标,而且你一旦开始工作,没人再会问你在学校拿第几名。”他认为,志向和不断创新永远是取胜的法宝。
▲积极思考 敢问“大”问题
发明第一个移动电脑设备的工程师Jeff Hawkins在大学时,总是围绕自己想探寻的四个问题,安排学习。这些问题是:为什么任何东西都可以存在?既然宇宙确实存在,我们为什么要研究这些特定的物理定律?生命为什么产生,它的本质是什么?人类智慧的本质是什么?
▲培养善念——对他人的同情心
《穿越百山与蝶共舞》的作者Reyne Grande在大学一年级开始认真地创作小说。写小说的过程使她学会同情他人,以善念相待,这也帮助她改变了自己的生活。
▲让目标变得鲜活生动
萨克斯管演奏家Tai Fuller说:“我总是把思绪集中在萨克斯管的另一端,想着完美演奏出的乐曲从那里曼妙地飘舞出来。这能帮助我获得十分鲜明的、获得成功那一刻的情景。”也正是这种鲜活的画面,不断激励和让Fuller陶醉在萨克斯管演奏的练习中。
▲找到贡献自己价值的途径
Joel Feinman是一名为穷人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。大学时,他读了一本书《发生在EL Mazote的屠杀》,Feinman认为,这本书让他立志,日后要为世界带来更多公正,为他人带来更多帮助而努力。
从上面例子看出,如果能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人,对学习充满热忱而不是应付,每个学生都能从学习中获得极大的乐趣,并为自己打下良好的学业基础,为日后胜任工作准备充分的条件。